這些年CFA在國內有了很大的發展,一般授予金融專業人員,包括主要從事貨幣經理、證券分析師、投資顧問等行業,它要求候選人掌握嚴格而廣泛的課程知識,包括與投資有關的各個領域,如資產評估,投資組合管理和資產分配。協會公開的數據顯示,全球44%的CFA持證人從事投資分析師(行業研究員)的工作,23%的CFA持證人從事投資組合經理(基金經理)的工作,剩下的的33%則是財務顧問、會計師等其他職位。在中國,CFA持證人的就業分布大同小異,從事投資分析師(行業研究員)和投資組合經理(基金經理)的人數占比分別是43%和23%。
一、國際金融企業
國際金融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是比較看中是否具有CFA資格。比如,職位廣告中經常包括:“CFAPreferred”或“CFAcandidate,LevelIorIIpreferred.Analyticalskills–quantitativehighlydesirable”。從這些方面,雇主們對CFA的認可度略見一斑。因為薪資水平往往是就業市場的最好反映,CFA持有人的高額薪資充分體現了金融行業對CFA證書的價值認可。自1963年第一個注冊金融分析師產生以來,CFA資格證書就成為全球從事投資行業人員的職業典范的象征,國際知名企業和投資機構均視CFA資格為衡量專業投資人員職業水準和職業道德的最佳標準。作為緊缺人才,CFA也因此有著令人羨慕的高收入。
CFA年收入統計(單位:美元):美國19萬;英國20萬;新加坡11.3萬;香港13.6萬;加拿大10.8萬;全球平均17.8萬。
CFA與MBA年收入比較(單位:美元):哈佛MBA在美平均年薪12.8萬,CFA在美平均年薪19萬。
據統計,通過CFA除了在就業方面有無庸置疑的巨大幫助,同時,對有效的獲得提升也很有好處。CFA考試,面廣、層次深,三級考試層層篩選下來,通過者一定應該對投資知識的了解比較透徹,也正因為如此,公司常把CFA作為衡量員工能力和專業素質的標準之一。有的甚至把它作為經理評定的先決條件之一。
二、基金公司
與投行不同,CFA證書對進入基金公司工作是很有幫助的。看看基金公司的招聘要求就可以發現,不論是對研究員還是投資經理,往往都會有一個CFA優先的條款。其實在國外也是類似的,很多人直接就說CFA是為了培養基金管理人用的。
但是,也請注意,在招聘啟事中對于CFA的要求一般是放在最后一條的,而第一條則都是要求應聘者具有碩士學位。我個人感覺這也是有道理的,和工作內容相關。
像研究員這樣的工作,除了最好有相關行業的工作和教育北京以外,系統的研究技能還是需要的。在我國,本科主要是課程教育,很少有研究技能的培養。雖然國內研究生教育水平不是那么高,但相比本科階段,還是加入了研究技能的培養。這對于研究員這樣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現在許多國外的研究員、分析師、基金經理人在業界人士交流時,名片上都頂著CFA三個字,光鮮亮麗。
國內的研究員分析師見賢思齊,有朝一日一定要和他們平起平坐,不管是在薪資上或是在專業上。在我們接觸的學員中,有很多已經是基金經理人,他們常常看國內外的研究報告,其中作者姓名旁多有CFA三個字,這代表一種專業,而操盤手又需要這種專業,這樣才能碰撞出更美的火花。考CFA絕對不是趕流行,也不是速成的事。資產管理更是一輩子的事業,因此終身學習實有必要,參加CFA只是終身學習中重要的一環。
三、銀行
CFA在銀行中的發展是所有行業中最有前途的。CFA在銀行中主要適合如外匯投資交易這樣的部門,包括銀行間債券交易。忘記哪家銀行的行長就是從這樣一個交易員做起來的。
中國銀行曾經宣布要在3-5年擁有至少100名CFA。由于銀行這些交易部門不面向普通投資者,所以對學歷的要求也不那么高,加上銀行本身的晉升體制,所以CFA證書的加分作用是很明顯的。唯一的缺憾就是想進入金融銀行這些部門并不容易,現在研究生都有可能去做柜員,你要不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是很難直接進入相關部門的。
四、保險
整體看保險公司和CFA的關系不大,但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中可以用到CFA。這和基金公司本質上是相類似的,作為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都屬于買方的陣營。保險公司由于穩健性的要求,相對投資保守一些,這在兩方面對投資人員的專業水平產生了影響。與保險營銷相反,保險公司的投資部門是很難進入的,這點和銀行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