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金融行業
簡單來講,金融行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行業,主要目標是為了維持資金在社會中的融通。我給大家做了一張圖表,這樣大家就可以對整個行業有一個更簡單清晰的認識:
a) 商業銀行,私募基金(VC/PE),CVC/政府基金等,他們負責通過借貸,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等方式將手中的資金投入企業獲取股份,等企業股份增值后賣出獲得回報。
b) 企業除了通過一級市場,也可以通過二級市場也就是公開發行股票(也就是上市)或者發行債券來間接籌措資金。
c) 公募基金,資管公司,信托等機構通過投資二級市場獲得超額收益或回報。
d) 賣方機構包括投行,券商,FA等通過信息撮合和專業服務賺取回報。
當然不同機構之間的業務是有重合的,比如著名的摩根大通,既有證券投行業務也有資產管理業務。除了我列出的機構之外,也還有其他融資租賃公司,監管機構,其他中介機構等等,如此一來,資金便在各個金融機構之間融通起來,而資金的流動性越好,金融行業也就越有活力和生機。
02目前金融行業現狀
理解了金融行業的本質,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金融行業景氣與否與企業對資金流動的需求量的大小息息相關。
流動性對于金融就如血液對于我們人類,人體整個系統的運轉需要充足的血液流動,正如金融系統的健康運行也需要充足的流動性,上有足夠的愿望和能力進行資金的供給,下有饑渴的資金需求,并且上下都對風險有把握,這個就是最健康的狀態。
資金如血液般在整個系統里快速健康的流動, 惠及各方。接下來我將分別帶著大家通過數據和例子來了解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現狀。
首先是一級市場,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可以想象在疫情期間,一家餐飲企業一定不會大肆的舉債擴張因為線下門店的就餐需求在減少,同時即便他們需要資金維持經營,投資機構或者銀行也會考慮到在需求急劇下降的情況下,投出去的資金很可能沒有辦法收回從而推遲或者拒絕投資。反映到宏觀數據,從PE/VC基金認繳規模來看(也就是一級市場的資金供給端)。
如下圖,今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數量共4683只,較去年小幅增長(3%);新成立基金規模3,069億美元,同比減少8%。其中一季度1,514億美元, 二季度1,554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8%和9%。
Source: 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動態 (assets.kpmg) page 6
從國內VC/PE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的趨勢來看(也就是一級市場的需求端)如下圖:
Source: 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動態 (assets.kpmg) page 16
2022年H1的PE/VC市場總投資數量為3610筆,較2021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1%。
因此在供給和需求同時減少的情況下,一級市場的資金流動性必然會大大降低,那么一級市場內的金融機構的回報率表現必然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其次是二級市場,我們可以看下A股上證的成交量以及成交金額走勢(如下圖),可以看出今年三季度成交量為較去年同期下降21%,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31%。
Source: Wind.
反映到股市價格,上證指數和滬深300在2021年達到的頂峰之后今年便是一路下跌的趨勢。
Source: Wind.
這也從側面表現出各類投資人對于當前企業前景以及經濟形勢的信心有所下降,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也受到影響。
綜上所述,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無論是從資金的需求端還是供給端,金融行業整體都呈現出一個疲軟的態勢。因此說到這里,無論大家是否從事金融相關的工作,通過以上的邏輯推理和判斷就能理解金融行業目前的現狀如何。
而正因為金融行業和整體國家經濟以及企業發展的預期息息相關,而經濟運行是具有周期性的,我們大可不必太過于擔心金融行業的發展前景,盡管目前的情況實屬不易,但我們仍可以在低谷期不斷的充實自己,以迎接未來的發展和挑戰。
03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預測和對于想進入金融行業的畢業生們的一些建議
a) 一到兩年內,隨著國家對疫情政策的不斷放開,同時有利于中小企業經營和生產的政策陸續出臺,金融行業也一定會隨著經濟的復蘇而恢復活力。
b) 從 2015 年開始,國家對于金融行業的監管和規范越來越嚴格,陸續進行了供給側改革,資本市場去杠桿,更加嚴格地對銀行間同業拆借行為的監管,對金融科技行業的規范等;因此未來五到十年,國家對金融從業者的專業性要求也一定會越來越高,行業門檻也會隨之提高,這時候應屆畢業生們除了相關專業的學歷,持有有含金量的證書也會成為非常有利的敲門磚,比如CFA,CPA等。
c) 金融與科技的結合也是必然的未來的趨勢,金融科技的到來會很大程度上增加金融機構的效率,從而增加整個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和活力,因此人工智能與金融的復合型人才也一定可以在未來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