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該先考研,還是先考CFA?這個問題,其實并不是第一次聽到。但是考研、考證,并不是一個只能擇其一的題目。
在校大學生有足夠充足的時間用來復習,未來是要考CFA還是要考研,并不是沖突的,相反,這兩者之間是存在必要的聯系的。
況且,在工作后,類似考研、考證這樣的矛盾沖突只會更多,你將會承受更多的壓力。有時候“考證”也可以成為“考研”的加分項。
不少師兄師姐表示,自己的CFA考證經歷,為他們研究生的面試加分不少。
先來看一下:
考研
利:
學術上有創見,可以沿著這個方向一直努力,在學術與學歷上取得足夠的競爭力;跟著優秀的導師,能夠學到很多的技能,做一些項目;同時延緩就業壓力,推遲就業期的到來。
有些城市,有些學校能給研究生解決戶口的問題;國家出臺了新的研究所擴招政策,考研相對容易,能夠拿到更高的文憑;
弊:
研究生畢業后,畢業壓力仍在,而且有了更為年輕的競爭者,壓力越加沉重;讀研期間,不一定能學到對自身職業發展有用處的知識,也許會浪費了積累經驗的時間。
研究會生擴招,會出現和大學擴招相同的結果——學歷貶值,也許畢業后只有一個選擇——考博。
研究生畢業或博士畢業后年齡偏大,失去年齡優勢,特別是女生,要面臨更多的年齡歧視。學術研究,層次越高,就業面越窄,畢業后,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此時卻已無法放棄本專業。
建議:如果對某個專業,某種學問有無法遏制的熱愛和相應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費自己的愛好和天才,繼續深造,終有一天會有建樹。
但如果考研只是為了規避和緩解就業壓力,建議不要考研。研究生畢業后壓力只增不減,而且會使你喪失積累經驗的機會,試想,兩三年內,你將與多少機會失之交臂?
考CFA
同樣,考證的目的,無非也是為了以后的出路。想要進入金融行業的脫穎而出,一些含金量高的金融證書,類似于CFA無疑是最好的加分項。
由此一來,其實覺得在學CFA的過程中,除了學習金融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外,為之后的研究生備考打下堅固的基礎。
有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學弟學妹們問到,如果大四一邊準備研究生備考一邊備考CFA,CFA沒過或者只過了一門怎么辦?那當然是考研或在職期間都可以繼續考啦。CFA即使過了一門,但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會成為加分項。
其實無論是對于考CFA還是考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但是都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對于特別注重文憑的同學來說,除了出國還可以選擇考研。
一般來說,考研從大三開始著手準備即可。但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獲得什么。
如果憑借研究生文憑能為自己打開更好的局面,考研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要考研,建議還是不要浪費時間。
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大三的時候室友紛紛考研,問過其中一位室友考研的目標為何,她卻說是不想提早進入社會,還想再享受幾年校園生活。
如果抱有這樣的態度,小編覺得萬萬不可效仿——校園生活雖然很美好,但安逸的環境極易消磨一個人的斗智,對未來的就業并無好處。
對于本科畢業就想工作的同學來說,考取CFA認證是最佳選擇之一。
對很多同學來講,考取CFA是證明自己能力的途徑,其高含金量還有助于自己獲得更多優質雇主的青睞。因此對畢業即想參加工作的同學來說,考取CFA證書能為自己打開更好的局面。
當然,根據個人學習能力不同,在校大學生都能備考FRM,小編建議盡快準備備考CFA
對于既想考研,又想考CFA的同學來說,安排好主次很重要。
如果只考研或者只考CFA無法滿足你的“學霸”理想的話,想要兩者兼得就要考驗你的學習效率和時間安排把控能力了。
對于考研和考CFA哪個對個人求職作用幫助更大的問題,一般認為,CFA證書是專業技能和個人能力的證明,而研究生是一份學歷,但都對個人的求職有一定幫助作用。
關鍵還是看同學們的個人規劃,例如想要進投行,CFA的優勢更大一些;想進體制內工作,研究生文憑更得領導們的認可。由此可見,做好職業規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