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在招聘相關職位時,將具有CFA和FRM資格者列入了優先考慮的行列。CFA+FRM 雙贏模式,閃耀著金融界人夢寐以求的光輝向需要晉升、轉行、開拓事業的眾多人群頻頻招手。
CFA金融分析師
CFA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簡稱, 被國際譽為進入“華爾街的入場券”,隨著全球金融的迅速發展被全球170多個國家認可,也催生了中國對CFA人才的緊急需求,同時被稱為通往100萬年薪的最佳資格證書,以及取得CFA資格后無可比擬的高薪和令人敬仰的工作。
FRM金融風險管理師
FRM全稱是Financial Risk Manager,是全球金融風險管理領域最權威的資格認證,FRM由總部設在美國的全球風險管理協會(GARP)設立 ,已經成為眾多國際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風險管理部門的從業要求之一,獲得FRM認證是金融風險管理職場人士加薪升職的必備砝碼!
CFA和FRM為金融專業人士提供了完備的投資決策及風險管理知識體系,被業界譽為國際金融領域黃金雙證。
同時獲得CFA+FRM兩大證書,成為兼具廣度及深度的金融人才,受到全球頂級金融機構所追捧!
以下對CFA以及FRM知識點的異同、應用的領域、對就業/跳槽的幫助、與實際操作的差異等問題的理解。希望能幫助尚未決定的朋友結合自身情況作出選擇。
1、知識點
FRM和CFA一級是完全不同的考察方向,如果已經考過FRM,再考CFA的derivatives、quantitative、portfolio是很簡單的,但是對于fix income這門的復習策略就完全不同。FRM好多知識體系并不完整,大家還是應該在CFA的學習中沉下心來,將自己的體系補充完整,千萬不能輕敵。
首先就CFA來說,從CFA覆蓋的面來看,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金融百科全書,覆蓋了股權投資、債券投資、另類投資、公司金融、衍生工具、計量經濟學等近乎所有的與金融相關的內容。
一級主要是介紹這這些金融工具,二級主要是對這些金融工具進行估值定價,三級主要是講如何運用這些金融工具進行資產配置。
總的來說,學習CFA,可以從0開始重新系統性地構建金融體系,對整個金融市場能有進一步的認識,就算不為了找工作,單純從增長知識的角度來說也是特別好的,客觀來說,CFA的學習資料比國內的大部分教材都好多了,思路非常清晰。
而對于FRM,從證書的名字來看就可以知道其非常強的針對性,系統性的介紹了各類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各種風險的量化管理辦法,非常注重數理統計,可以說學習FRM是對風險管理體系的系統構建,讓我們對風險管理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吧;可能是由于考試人數較少,FRM的學習資料并沒有CFA編的那么好,思路那么清晰,學習起來會比較費勁。
a. 不同點:
FRM偏向風險管理,定量(quantitative)的比重更大。FRM里對于市場/操作/信用風險的講解更加深入。FRM中巴塞爾協議的部分恐怕在商業銀行之外的地方無法用到,但商業銀行非常歡迎有巴塞爾協議經驗的人。
CFA偏向投資,更加全面,包含FRM沒有的財務分析,股票投資,經濟學,職業道德等。包含的知識點數倍于FRM,但對于一個基金經理,這些都是必要的知識。另外CFA里的道德部分看似雞肋,實際上卻是了解西方人職業觀很好的途徑。
b.相同點:
資本市場(債券,衍生品),數學統計,以及資產組合管理。對于相同的知識點,FRM的深度和廣度介于CFA1級與2級之間。
在CFA三個級別的學習中,與FRM一級知識點重合率約達到80%左右。特別是在數量分析和衍生品這一塊。學過CFA的同學再去學FRM一級會輕松很多。
另外FRM二級和CFA的知識點重合率也能達到30%左右,特別是在投資分析管理這一科目中重合率約能達到90%左右,所以其實不管是學了CFA再學FRM,還是有了FRM基礎再去學CFA,都是一個不斷互動鞏固、互相進步的過程。
同時FRM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要求比較高,FRM一級的知識點對應的可能是CFA二級或者三級里面的內容,而一些CFA中泛泛而談的知識點,在FRM中會用長篇大論去介紹。這也是兩個考試的特點,一個全面,一個有深度。
也可以這么說 FRM中定量分析這一科目和CFA一二級數量科目幾乎達到100%的相似度。FRM二級和CFA知識點的重合率達到30%左右,其中投資風險重合率能達到90%左右。
綜合,如果說FRM一級是對CFA一二級的鞏固性學習,那么完成FRM二級的學習則是對CFA整體學習的進階和升華。
2、考試難度
首先考試下來,我覺得這些考試難度大約是:
FRM Part I<FRM Part II = CFA Level 1 < CFA Level 2 < CFA Level 3
從應試通過的難度來看,CFA確實會比FRM難一點,CFA考查的比較細,通過率相對較低,并且每年只能考一次(一級除外),最快都要2.5年的時間才能通過全部科目,官方給出的平均通過時間為4.5-5年;
對于FRM,考生本來就比較少,又因為GARP希望推廣該證書,通過率自然是相對要高一點,而且只有兩級,可以上下午同時考,(但是如果上午沒有通過,下午考的就算通過來也不作數),我就是上下午同時考的,時間成本上節約一大截;難度上大概相當于CFA1-2級的難度吧。
雖然FRM通過率更高,但就具體知識及應用的難度上面,個人認為FRM涉及的風險管理比CFA更深更難,可能是因為我數理統計方面不是太好的原因吧,理工科同學可以忽略,而且風險管理的量化應用通常都要結合SAS、R、VBA等統計軟件,可以說應用難度和門檻更高。
3、就業前景
從廣度來說,CFA對于找工作的幫助相較于FRM更廣。
國外:在國外,并不是像國內一樣,證書越多越好,而是定位的精準。CFA幾乎是給專門從事投行、投資、基金類從業者用的,而在國外這類工作并不是說考個CFA之類的就能找到,這類工作普遍來看門檻較高,特別是對學校有硬性要求,幾乎清一色必須是常青藤才行,私募基金類要求就更高了,可以說如果你是這類學校,考個CFA肯定是加分項,如果不是,就當普及金融知識也好。對于對沖基金,考CFA幾乎無用,他們比較喜歡名校物理、計算機博士,需要對C++非常熟練。
FRM是給準備去金融風險管理部門的童鞋,可以說這個證在該圈子里面還是比較有知名度的,但是僅僅如此而已,并不是說考了這個證,別人就會認為你多牛,相反,FRM只能構建你的風險管理基礎體系,并不能幫助你運用它,而真正讓你應用這些風險管理工具的另一個根基是編程,需要學好SAS等統計軟件。不過現在大多數國外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部門的風險管理程序都是現成的,不用從0開始編模型,只需要懂得維護、調試及應用即可。我之前在紐約的一位導師就是在DB做風控出生,這些是當時實習時的自身感悟和他對我的言傳身教。可以說FRM是從事風控基層工作,如risk reporting等的基礎知識體系吧。
國內:總體來說證書越多越好,證書越多敲門磚越硬吧。從敲門磚的硬度和廣度以及認知度來講,我個人認為CFA肯定是大于FRM的。但是總體來說,目前國內的金融市場及風控體系,并不能很好的跟CFA、FRM所學到的知識體系所對接,我覺得這兩個證書作為敲門磚的作用比實際應用更大,但是隨著中國金融市場越來越開放,跟國際越靠越近,CFA、FRM的價值將越來越體現。
對于風險管理行業,據我從事風控行業老婆反饋,主要還是防范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而市場風險比較少(可能是她不在偏重于二級市場的部門吧),而國內的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基本上是從財務分析、合法合規性的角度入手,幾乎沒有量化,所以FRM里的知識比較難應用,但是市場風險的知識比如VaR之類的還是比較有用的。
據我淺薄的認識,目前國內的金融機構目前正在加強風險管理的量化分析,建立自己的量化體系,可以說未來這一塊還是比較有前景的,很多風控部門在招聘時也明確提出了FRM優先。
而CFA的應用范圍在國內廣度就大多了,不過對于多數金融機構的多數部門,CFA起的也僅僅是敲門磚和補充金融知識的作用,比如說銀行的普通崗位之類的與投資、行業分析不太相關的行業,基本很難再應用CFA里知識了。
a. 哪個就業容易?
證書本身對于就業并不是決定性的。但是基于很多考生參加考試的初衷正是就業或者轉行,所以如果一定要選一個對就業幫助更大的證書的話,那肯定是CFA。在美國找工作的網站上,如果以“FRM”為關鍵詞搜索職位有5個對應結果的話,那么搜CFA就會有至少100個。
b.對就業有多大幫助?
在華爾街崗位招聘描述里,如果提到CFA,通常是這么說的:”participation in CFA program would be a plus.” 換言之,有沒有考,考完沒考完,都不是最要命的篩選標準。
但是,如果你找工作時恰好正在準備CFA或者FRM,那么其中的知識會讓你的面試非常非常輕松,保證在知識環節不會出現硬傷。
所以對于就業而言,我認為證書對你最大的幫助在于過面試關,而不是簡歷關。
4、對于已經工作的人的職業發展
a. 對工作的幫助
在為對沖基金工作時,主要覆蓋美國和亞洲的股票,股票期權,公司債,和公司債CDS的定量分析。所以FRM里除了巴塞爾協議和操作風險的知識用不到,其它的部分基本全會用到。當時學FRM,經常有“醍醐灌頂,原來如此”的感覺,讓我對所使用的模型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在評級公司工作,則對債券市場與結構化產品關注更多。CFA里的很多財務,經濟等知識雖然不能直接應用到工作中,but definitely helps me make more sense of my work.
b.證書所不能帶給你的
證書只是講了原理上的東西。很多更實際的知識技能并不能通過考證掌握:比如如何使用bloomberg下載數據,如何用excel或其他軟件算duration,VaR,做monte carlo等,如何在長達十頁數十頁的衍生品或債券合同里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如何把復雜的模型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給客戶……
c.關于通過證書從后臺往前臺跳槽
認識一些在紐約的那些大投行作后臺的,比如IT與Operation部門。他們很多是學計算機出身的,當初選擇了華爾街而不是硅谷就是因為希望將來能在公司內部轉行做真正的投行業務。
但是,他們之中很多人考完CFA后,可能已經在后臺升到VP了——如果換部門,很可能又要從Analyst做起。放棄來之不易的高薪水、輕松、穩定的崗位去換一個看起來比較有前途前臺小弟工作,你愿不愿意呢?結果是很多人拿著CFA的證書,卻一直留在了后臺。
我說這個現象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大家:決定考CFA之前,時間成本,職業發展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5、薪資水平
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雇主愿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在擁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中,擁有CFA認證的人比沒有獲得該認證的人收入多24%(中位數在24.8萬美元到20萬美元之間)。如果不考慮工作經驗,薪酬狀況的差距更大,擁有CFA認證的人比沒有該認證的人收入多54%(在18萬美元到11.685萬美元之間)。
數據表明:CFA持證人在新加坡的年收入約為11.3萬美金,加拿大為10.8萬元,全球平均薪資為17.8萬美元,在美國,CFA持證人比哈佛MBA在平均每年12.8萬元的年薪高出約6萬元。(數據僅供參考)
美國CFA持證
基本薪水:$194,000
基本薪水加紅利:$304,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紅利:$392,000
英國CFA持證
基本薪水:$179,000
基本薪水加紅利:$320,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紅利:$412,000
香港CFA持證
基本薪水:$194,000
基本薪水加紅利:$304,000
工作10年以上基本薪水加紅利:$392,000
FRM會員,全國平均年薪23萬元人民幣(僅供參考)。金融風險管理師的薪資水平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同等級別下,平均薪資水平是比不上業務部門的,但是比IT、財務等后線部門應該是高的。不同公司開出的薪資水平也是大相徑庭,比如合資券商對同樣的人、同樣的崗位可以開出雙倍的薪資,相比國內證券公司而言。
各家銀行的待遇也不一樣。由于市場化的程度在不斷提高,根據自身能力,與公司議價的空間也越來越大。貌似基金公司風險管理崗位薪資較證券公司來得低。私募公司的話,差異度就更大了。
6、總結:CFA vs FRM
通過以上對比大家可以明確,對于非風險管理人員,CFA和FRM兩者沒什么可比性,必選CFA無疑。
對于風險管理人員,可以優先考FRM。畢竟風險管理的內容,FRM要遠遠多于CFA,對工作的幫助更大;同時CFA報名費等成本也更高,時間周期太長,而FRM最短可以一次搞定。
當然,擁有CFA+FRM雙證人才是華爾街定義的新型金融精英,同時備考CFA,FRM甚至CPA成為國際金融復合型人才,在金融領域傲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