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金融分析師CFA分三個等級的考試,只有全部通過一級、二級、三級考試,并擁有三年及以上投資決策過程相關的專業工作經驗(并得到CFA認可)才能申請CFA認證,成為持證人。
那么,CFA只考一級有用嗎?
CFA被譽為金融第一考,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就算考生只通過了CFA一級考試,在就業應聘上也能凸顯自己的優勢。
首先在簡歷上的證書欄,可以填寫自己的CFA考試通過情況,就算只通過了CFA一級也是一個加分項,尤其是對應屆畢業生來說,能夠通過一個國際等級水平考試非常難得。
如果你已經參加工作了,那么,僅僅通過CFA一級考試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候,考生們應該要把眼光放到二級、三級考試上去,至少應該通過CFA二級考試。
二級的學習涵蓋了財務分析技術、定量分析、資產評估工具、經濟學上的宏觀、微觀分析等等,通過二級考試后,考生的金融專業訓練相對完備,知識齊備,對工作實操上的幫助非常大。
通過CFA考試后,你最有可能做哪些工作?
有沒有什么東西是越多越好的呢?Yes,通過CFA考試級別越多,能拿到的金融圈offer就越驚喜,在資產管理業就職的可能性就越大。
據統計,CFA各個等級考試通過者的工作頭銜分布如下:
通過CFA一級考試者:
公司會計、投資管理師、初級股票研究分析師、基金分析師、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助理會計經理、投資產品分析師。年收入為RMB342,400左右。
通過CFA二級考試者:
美國精品投資銀行中的分析師、美國投資銀行的產品控制員、“四大”中的高級審計項目經理,年收入為RMB592,000左右。
特許金融分析師:
投資組合經理、量化分析師、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年收入為RMB938,400左右。
相比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二級證書持有者從事風險管理和企業銀行業務的更為普遍些。不過,金融業有一個領域卻例外,那就是股票交易,候選人CFA考試通過數量多寡對其影響不大。通過了CFA一級考試的人中,僅有2.3%從事股票交易工作。
如圖所示,你通過的CFA考試等級越高,在資產管理業就職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你有特許金融分析師證書,你會比那些只通過了CFA一級的人更可能從事對沖基金工作(但反常的是,僅通過CFA一級考試的人反而會比通過二級的人更可能從事對沖基金的工作)。
相反地,一旦你通過的CFA考試數量越多,你在“會計和金融”行業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小;相比特許金融分析師,二級證書持有者從事風險管理和企業銀行業務的更為普遍些。
不過,金融業有一個領域卻例外,那就是股票交易,候選人CFA考試通過數量多寡對其影響不大。通過了CFA一級考試的人中,僅有2.3%從事股票交易工作,而在我們的數據庫中,聲稱從事交易工作的特許金融分析師也大約占2.4%。
考出CFA一級或者是二級雖然是沒有證書但是有成績單在官網上可供打印,在簡歷上面也可以填寫CFA等級。有同學可能擔心沒有證書認可的問題,其實只要你考出CFA某一級實踐能力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用人單位也是會注意到這點的,也是一個加分的項目,不過這只是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的,CFA一級可以讓大學生有這樣一個機會轉行或者進入一個比較大的公司,比如說各個銀行及基金公司還有一些證券公司。
但是對于已經工作的人來說,CFA一級就遠遠不夠了,至少要考過CFA二級,這就意味著,你現在基本上可以滿足金融機構對于專業投資技術的要求。二級基本上把資產評估工具,財務分析技術,定量分析還有經濟學上的宏觀還有微觀分析都學會了,知識齊備,金融專業訓練已經很完備.對于以后就業益處肯定是很大的。
當你有CFA證書的時候,你比其他人更加有晉升和加薪的優勢,可以勝任;保險、期貨、證劵、投行等工作,年薪可以高達百萬,可以進入華爾街金融中心就職。
CFA持證人是一個實踐能力的證明,唯一的缺點是同樣和你一樣擁有CFA證書人一起應聘,他是名牌大學的情況下,(不考慮其他因素)優勢稍微大一點,沒有其他影響。
所以想要通過CFA考試來讓自己的優勢更加明顯的話還是要堅持考過三級拿到CFA證書才是比較好的,其實CFA考試雖說難度系數比較大,那只是因為涉及到的知識會相對來說比較廣泛,所以只要認真看書了,考過是必然的。當然了好的學習方法是CFA考試過關的一大法寶,對于那些不良的學習習慣要注意避免。
CFA職業方向:包括投行經理,基金經理、證券分析師、財務總監、投資顧問、投資銀行家、交易員等,同樣薪酬也很可觀。網絡數據顯示,美國CFA的年薪40萬美元以上,在香港年薪30萬美元左右。
CFA就業最多的世界著名機構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穆迪、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和瑞銀、普華永道、國內頭牌投行如中金、中信、銀河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2010年新被提升的5大行的高管新秀清一色多是CFA持證人,CFA在中國已成為勝任能力的考量標準。
金融行業高薪酬的同時也顯示一定的短板,大型國際投行在國內的業務卻在不斷增長體現的是其爆發式的發展和就業前景,但也釋放出另一個訊息:其逐漸嚴峻的金融人才供給現狀與金融業高端人才的需求之間矛盾日益突出。這一現象在努力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尤為明顯。
CFA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考試被稱作"全球金融第一考"。據介紹,特許金融分析師是當今世界證券投資與管理界普遍認可的一種職業稱號,金融分析師更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僅以上海為例,據預測,未來3年對CFA的需求量是5000人,這些CFA資格擁有者,受到多家國內外金融機構挖搶,他們的年薪通常也很高。"
正因為如此,中國的特許金融分析師熱正在不斷升溫,報考CFA的人數在逐年遞增。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認識到了培養CFA人才的重要性,也反映了金融從業人員意識到CFA名銜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金字招牌。
在中國內地,諸多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公司及證券公司等機構更是有千金易得,分析師難求的慨嘆。據調查,隨著2005年以來,國內金融證券市場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特許金融分析師活躍于國內的金融投資舞臺,許多已擔任了如基金經理、投資總監、研究總監、財務總監等重要職位,年新突破百萬RMB的也是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