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過了CFA證的你,可以正式邁入金融圈了。除了去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等機構,有能力有志向的金融人才也可以報考國家金融監管單位,進入到監管層。我們來看看當下金融圈里的稀缺崗位。
1、 消費金融人才—互聯網金融方向
這幾年,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其中,消費金融成了各家金融公司的香餑餑。
有分析文章指出,全球經濟迎來消費經濟時代,虛擬的金融服務太適合在互聯網發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業務,消費金融也成為近兩年來各路機構競逐的領域,行業人才稀缺。
困擾消費金融發展的主要是“牌照”問題,進入消費金融領域的不僅包括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還有京東金融、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等新興互聯網金融機構。
在中國,真正懂互聯網金融的人才很稀缺,許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大量傳統金融機構挖角,但是可供借鑒的經驗并不多,屬于發展前景好,極度稀缺的中層職位。
2、 基金經理—私募基金方向
截至2017年3月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8596家。已備案私募基金50424只,認繳規模11.90萬億元,實繳規模8.75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2.64萬人。私募發展前途也是比較明朗,多項政策條例的出臺,私募行業也迎來了規范化發展的新機遇。
人才方面,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具備基金從業資格,這種變化讓長期不被重視的基金從業資格證書得到廣泛的關注。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都是行業大佬,演員明星,他們紛紛都投身到考證大軍去。
如果你已經考取了CFA證書,那么你已經站在很多私募大佬前面了,如果你還沒有考取,也沒有關系,這張證書接地氣,考取它的要求并不多。
3、 私募股權分析師—(TMT)行業
這又是一個被證明大受歡迎的入門級私募股權崗位。這一次關注的重點是顧客、科技與移動產業,具備兩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更好。
很難想象,遍布全球的華人銀行家紛紛離開投行,加盟各種私募股權基金,這已成為一種趨勢。在投行,你會花更多時間做PPT,收入來自咨詢,私募不同,它更適合在職業上有長期打算的朋友。
從第一代iPhone開始,科技或電信行業迎來了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走向多元化,主要是科技相關,傳統媒體也開始轉型為新媒體,這也是未來投資的主要方向,那么私募股權分析師在這方面將會大有作為,他們將會成就下一家巨無霸科技公司。
4、 金融風險分析師—市場風險方向
媒體上不斷出現的違約、不良資產、投資失敗新聞,其實都是風險管理沒做好,尤其是變幻莫測的市場,做好風險管理尤其重要。
金融風險分析師,其職責包括在投資銀行、企業銀行、居間交易和衍生品交易業務中建立市場風險與監管報告框架。當然,由于中國對金融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視,并且風險管理人才匱乏,風險部門一直是熱門領域,但此崗位是一個相對初級的崗位——要求有1-2年的工作經驗——另外還需具備股票、債券和衍生產品方面的知識。
5、 對沖基金交易助理—私募基金方向
廣義上講,不少投資A股的私募基金都可以叫做對沖基金,而狹義的對沖基金從理論上來講就是要有對沖策略。中國對沖基金行業至今發展良好,并且越來越值得肯定。
對沖基金在普通人眼中頗為神秘。其巨額的營收讓很多人贊嘆,讓人向往。國外的對沖基金一般并不看重學歷,甚至有軍人退伍后便進入對沖基金工作。
在中國,想要對沖風險需要有一定的市場敏感度,天性和悟性,想成為一流的對沖基金交易員,從交易助理做起未嘗不可。